东都门外今古稀,东宫二傅同日归。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ōng dōu mén wài jīn gǔ xī , dōng gōng èr fù tóng rì guī 。
小提示:"东都门外今古稀,东宫二傅同日归。"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古稀:(名)杜甫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用“古稀”作七十岁的代称:~之年|年逾~。
门外:门外,汉语词汇。拼音:mén wài 释义:门的外面。
东宫:1.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借指太子。2.复姓。如春秋时齐有大夫东宫得臣。3.诸侯妾媵所居之宫。4.泛指东侧的住室。5.春秋楚军营名。
同日:同一天。“同日而语”之略语。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小提示:"东都门外今古稀,东宫二傅同日归。"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东都门外问征艘,去国身轻亦太豪。
出自:陈傅良的《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其二)》
-
岩前樵径接,门外钓舟还。
出自:李若谷的《题方干旧隐(其二)》
-
常嫌门外车,驱驰但扬尘。
出自:刘子翚的《少稷远访弊庐仍留佳句书此写怀抱不足为报也》
-
寄语高人来问法,莫辞门外立齐腰。
出自:尤袤的《句(其八)》
-
门外何人载酒至,相期明月咏沧浪。
出自:冯恩的《赵凡夫山阁》
-
试问吴侬学吴语,涌金门外好听莺。
出自:陈伯康的《过富春》
-
门外桃花比旧红。
出自:梁鼎芬的《浣溪沙》
-
喜门外、问字人来,少年文酒游宴。
出自:俞樾的《莺啼序》
-
门外青青柳,春风君未知。
出自:何巩道的《寄潘剩水》
-
门外溪流泛落花,水香风送客浮槎。
出自:苏仲的《访表弟梁应和留饮代谢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