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宫车蛮府夜郎西,吐蕃遮陇箐狖啼。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题仇英画文皇便桥盟突厥图》
拼音和注音
jūn bù jiàn gōng chē mán fǔ yè láng xī , tǔ bō zhē lǒng qìng yòu tí 。
小提示:"君不见宫车蛮府夜郎西,吐蕃遮陇箐狖啼。"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夜郎:国名。汉时位于我国西南边境的夷族部落。在今贵州西部桐梓县东二十里地区。汉武帝时,大臣唐蒙上书武帝修治夜郎道路,用夜郎精兵征服南越,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破南越后置牂牁郡,封夜郎侯为王,授王印夜郎滇池。--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吐蕃:(名)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朝曾建立政权。
小提示:"君不见宫车蛮府夜郎西,吐蕃遮陇箐狖啼。"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出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一》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出自: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
不见山东故小吏,斗酒双鱼谁共喜。
出自:晁补之的《复用前韵答十五叔父任城相会见和诗任城有李》
-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
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
出自:杨万里的《夜宿东渚放歌三首(其三)》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
出自:白居易的《驺虞画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