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辨微芒折毫发,几曾赝鼎混真知。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陈式金的《题雁宕外史遗墨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ǔ biàn wēi máng zhé háo fà , jǐ zēng yàn dǐng hùn zhēn zhī 。
小提示:"与辨微芒折毫发,几曾赝鼎混真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毫发:(书)(名)毫毛和头发,比喻极小的数量(多用于否定式):~不爽。
几曾:何曾、何尝。
真知:正确的认识。
赝鼎:赝鼎yàndǐng伪造的鼎,泛指赝品文士既多赝鼎,佳人亦有虚名。——《五色石》
小提示:"与辨微芒折毫发,几曾赝鼎混真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出自: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出自:韩愈的《石鼓歌》
-
精神气韵信瑰诡,毫发轻浓皆彷佛。
出自:苏颂的《和诸君观画鬼拔河》
-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
出自:蔡松年的《大江东去(其一)九日作》
-
平仄毫发分,清浊宫商合。
出自:杨守阯的《喜雨之作承教再三重以上巳诗见赐复次前韵奉答》
-
纤微向背,毫发死生。
出自:张怀瓘的《书诀》
-
搜寻奸诈穷毫发,举荐廉能在齿牙。
出自:魏野的《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
-
何况毫发间,计画穷万殊。
出自:韩维的《题招提院静照堂》
-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
出自:牟巘的《送陈正德长慈湖》
-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出自:李孝光的《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