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何为者,告我三月战。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明王世贞的《见边庭人谈壬子三月事有述》
拼音和注音
jiè wèn hé wéi zhě , gào wǒ sān yuè zhàn 。
小提示:"借问何为者,告我三月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借问:1.询问,打听,发问。2.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3.敬辞。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4.过问。
小提示:"借问何为者,告我三月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
出自:姚合的《晦日送穷三首(其二)》
-
筑此竟何为,令人发哀恐。
出自:董钥的《疑冢》
-
从此复何为,且尽杯中物。
出自:吴希贤的《元宵会谢鸣治宅得必字韵》
-
儿身匪金石,不死将何为。
出自:罗伦的《思亲堂为建昌王垣赋》
-
尘缘三月住京师,去傍桐江一钓丝。
出自:林光的《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其一)》
-
雨生三月节,楼住四时秋。
出自:张家珍的《楼居谷雨日雨过同王德孚陈元孝对酌怀人兼订游罗浮》
-
故人颜色壮三月,词客神情恋五云。
出自:梁维栋的《舟次樟树闻友人李太始捷报》
-
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出自:李攀龙的《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
-
何处渔人相借问,一声长笛自夷犹。
出自:庾楼的《冬江夜泊》
-
借问西池故鹓鹭,胡然茄下慕游鳞。
出自:尹台的《咏省中旧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