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ǒu pī jīng jí hē hǔ sì , zhǔ zhàng zhí kòu shān tóu pí 。
小提示:"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荆棘:(名)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障碍:~载途。
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头皮:指脑袋。头顶及其周围的皮肤。头皮表面脱落下来的碎屑。犹情面,面子。
披荆:指拨开荆丛。
小提示:"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
出自:董嗣杲的《崔府君庙》
-
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以婴孩。
出自:黎廷瑞的《九日二首》
-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出自:李曾伯的《满江红(得襄阳捷)》
-
则俺那天堂路上生荆棘,都是你这地狱门前滑似油。
出自:李寿卿的《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
-
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出自:王勃的《益州夫子庙碑》
-
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
出自:储光羲的《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出自:孟郊的《择友》
-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
出自:姚合的《寄送卢拱秘书游魏州》
-
天上黄河天际通,凿山原有此山头。
出自:张涣的《题积石》
-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
出自:林纾的《七十自寿(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