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极一默之底,出成三昧之门。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十二)》
拼音和注音
rù jí yī mò zhī dǐ , chū chéng sān mèi zhī mén 。
小提示:"入极一默之底,出成三昧之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昧:佛教用语,意思是使心神平静,杂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诀要:深得其中~。[梵samādhi]
小提示:"入极一默之底,出成三昧之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如来乃至阿罗汉,同入涅槃三昧海。
出自: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二)》
-
万事付渠三昧手,此生自放五车书。
出自:刘宰的《仪真法曹日作》
-
口头三昧殊滑稽,曼倩无乃成虚名。
出自:释今无的《寿叶公旦》
-
要识诸君三昧力,莫辞同队到人间。
出自:释慧空的《送化士(其八)》
-
火去无明三昧现,神归有定六根空。
出自:潘榕的《望江梅.日习静功,蒲团寂坐,偶拈此解。四阕(其一)》
-
一机历历,三昧尘尘。
出自: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八)》
-
参透诗三昧,何须契一乘。
出自:真山民的《孤标上人留宿》
-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
出自:彭孙贻的《雨窗琳长老见示李次公水墨大.相笔气高妙是此老说法也为题小引》
-
钟阜恰从三昧起,灵岩重要一灯传。
出自:张孝祥的《应庵退席蒋山来寄昭亭万寿三请不得已而去辄赠长句兼简苏州内翰尚书(其一)》
-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出自:程敏政的《题陆廉伯庶子所藏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