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已传霄汉上,丰碑立在县衙前。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拼音和注音
yú lùn yǐ chuán xiāo hàn shàng , fēng bēi lì zài xiàn yá qián 。
小提示:"舆论已传霄汉上,丰碑立在县衙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丰碑:(名)高大的碑。比喻不朽的业绩。
霄汉:(书)(名)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极高处:气冲~。
舆论:(名)公众的言论。
衙前: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
小提示:"舆论已传霄汉上,丰碑立在县衙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出自:顾太清的《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
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出自:乔吉的《【双调】水仙子_廉香林南园》
-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出自:李白的《游泰山六首》
-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出自:高适的《宋中遇陈二》
-
明月皎皎入华池,白云离离渡霄汉。
出自:顾况的《悲歌一》
-
瑞呈霄汉外,兴入笑言间。
出自: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见招南亭看雪四韵》
-
积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汉。
出自:裴次元的《句》
-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出自:姚鹄的《送黄颇归袁》
-
飞腾谐素志,霄汉是前程。
出自:李中的《献中书张舍人》
-
渐霄汉无云,月华如水,夜久露清风迅。
出自:沈蔚的《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