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

出处

出自宋朱熹的《拟古八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shèng shí bù kě liú , kǒng zhú yán shuāng kū 。

小提示:"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严霜:严霜yánshuāng∶寒冷的霜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冬与严霜争。——[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盛时:犹盛世。犹盛年。

小提示:"盛时不可留,恐逐严霜枯。"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朱熹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