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元自相消长,夷夏何能息战争。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īn yáng yuán zì xiāng xiāo zhǎng , yí xià hé néng xī zhàn zhēng 。
小提示:"阴阳元自相消长,夷夏何能息战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战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之间为某种政治目的进行的武装斗争。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消长:消长xiāozhǎng∶增减;盛衰∶谓变化
小提示:"阴阳元自相消长,夷夏何能息战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失却龙驹怎战争,别了虞姬那痛增。
出自:金仁杰的《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
-
战争,惯经,草木也知名姓。
出自:刘时中的《【中吕】朝天子_邸万户席上》
-
又不曾燮理阴阳将鼎鼐调,退夷狄边塞遥。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
出自:孟郊的《自叹》
-
六朝图画战争多,最是陈宫计数讹。
出自:齐己的《看金陵图》
-
战争辛苦。
出自:张之洞的《摸鱼儿.邺城怀古》
-
一片中原地,纷纷几战争。
出自:赵孟頫的《牧废苑》
-
细观决非近代物,印押剥落无姓名,四海只今多战争。
出自:李梦阳的《画马行》
-
忒高才,经济地,战争场。
出自:辛弃疾的《最高楼(其三)答晋臣》
-
年年打桨石头城,坐阅王侯几战争。
出自:丘逢甲的《雪中游莫愁湖四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