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无恻隐心,因果亦宜论。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òng wú cè yǐn xīn , yīn guǒ yì yí lùn 。
小提示:"纵无恻隐心,因果亦宜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恻隐:(形)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不忍:~之心。
因果:1.原因和结果,合起来说,指二者关系。2.今生种因,来生结果。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小提示:"纵无恻隐心,因果亦宜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因果夫何如,说各言恃怙。
出自:方岳的《祭诗》
-
是恻隐也,羞恶也,
出自:王守仁的《尊经阁记》
-
非因果哀乐,亦自为笑啼。
出自:黄景仁的《大造》
-
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
出自:林则徐的《答陈恭甫前辈》
-
何当僦岩穴,焚香听因果。
出自:朱朴的《僧有号可山者》
-
豁达空,拨因果,不著片衣爱向火。
出自:释印肃的《證道歌(其一二一)》
-
群生本一原,有此恻隐端。
出自:方孝孺的《勉学诗(其十七)》
-
涤手遍披阅,因果皆有据。
出自:李吕的《赠上官法师》
-
人有恻隐念,一动天早知。
出自:林朝崧的《二叔祖母罗太恭人七十晋一寿诗四首(其三)》
-
岂知恻隐人,规作江湖贷。
出自:葛立方的《余居吴兴汎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载鱼鳖虾蟹命五比丘诵宝胜佛名若十二因缘法作梵呗舍之溪中坐间有请作诗以纪一时事者余辄为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