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朝万国,不复见簪绅。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曾开的《李伯纪丞相挽诗(其三)》
拼音和注音
dōng dōu cháo wàn guó , bù fù jiàn zān shēn 。
小提示:"东都朝万国,不复见簪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复:不复,汉语词汇。拼音:bù fù 释义:1.不往来。2.不回答。3、恢复
万国:天下;各国。很多的国家;世界各国。
东都: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汉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隋书·炀帝纪上》:“﹝大业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东都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显庆二年十二月﹞丁卯,以洛阳宫为东都。”(5)南唐指广陵,在建康之东。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宋陆游《南唐书·烈祖纪》:“﹝昇元元年﹞以建康为西都,广陵为东都。”(6)元代指大梁。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清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大都、东都……东都者,大梁也。”2.代指东汉。唐韩愈《荐士》诗:“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秦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汉为近古,至於东都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东都门的省称。汉疏广与侄受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东都门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问俭曰:‘谁可继卿者?’俭曰:‘臣东都之日,其在徐孝嗣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李善注引苏林曰:“长安东都门也。”参见“东都门”。
小提示:"东都朝万国,不复见簪绅。"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内国既多事,外使不复通。
出自:黄遵宪的《送肉户玑公使之燕京》
-
群雄逐鹿走迷方,四百炎精不复光。
出自:程洵的《用韵题诸葛武侯祠二首(其一)》
-
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出自:李清照的《春帖子.皇帝阁》
-
李白当年谪夜旔,中原不复汉文章。
出自:江端友的《题临江军驿舍二首(其一)》
-
虚舟不复系,所向可无嫌。
出自:范纯仁的《和君实微雨书怀韵》
-
子孙不复知,悲鸣裂肠肝。
出自:胡应麟的《饮马长城窟》
-
玄度清谈不复期,道林笑别知何处。
出自:王恭的《送华石上人还樵阳西塔》
-
夜犬不复闻,田闾乐耕桑。
出自:梁兰的《朱太守廉谨堂》
-
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出自:汪琬的《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
-
吉凶非人谋,信矣不复疑。
出自:唐时升的《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其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