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卓女情虽切,薄幸王郎信不终。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清鲁笔的《题马湘兰墓两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zhī yīn zhuó nǚ qíng suī qiè , bó xìng wáng láng xìn bù zhōng 。
小提示:"知音卓女情虽切,薄幸王郎信不终。"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薄幸:薄幸bóxìng薄情;负心。也指负心的人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
小提示:"知音卓女情虽切,薄幸王郎信不终。"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山中近日知音少,石上谁弹绿绮琴。
出自:郑真的《题山水卷》
-
平生行乐地,孰谓知音少。
出自:程敏政的《秋日杂兴二十首(其三)》
-
临风感昔,知音耗绝。
出自:方彦珍的《忆秦娥.秋夜怀月仪》
-
疏澹是知音。
出自:张令仪的《风入松.秋花》
-
悠悠行路心,惟君可知音。
出自:黄哲的《醉歌行为邝复初雄飞昆仲赋》
-
元鼎诗仙,知音少、喜君留迹。
出自:元好问的《满江红.关希颜之官徐州》
-
画工不识,谁是知音。
出自: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一三)》
-
知音不可得,此去但消魂。
出自:赵湘的《别所知》
-
知音如有遇,终采击辕歌。
出自:苏颂的《次韵江南感事》
-
桐城旧知音,相招遗书札。
出自:王之道的《和天宁因上人韵送僧用懿住桐城金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