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uān shēng lǐ , zhú lóng xián yào , fǔ zǎo tài píng chūn 。
小提示:"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烛龙:亦作'爥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亦有谓其驾日﹑衔烛或珠能照耀天下。借指太阳。
欢声:欢声,汉语词语,拼音:huān shēng,意思是欢心地发出呼声。
小提示:"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未得军前实消息,强歌安得有欢声。
出自:刘克庄的《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出自:何澹的《满江红(再和诸人元夕新赋)》
-
花下两枝银烛,和气洽、欢声满。
出自:郭应祥的《霜天晓角(赵簿席上写目前之景)》
-
霜浓月薄星昭昭,太平才子能歌谣。
出自:李咸用的《鸡鸣曲》
-
蓬蒿力,遮藏见太平。
出自:郑谷的《中台五题。牡丹》
-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出自:夏鸿的《和赠和龙妙空禅师》
-
太平平中元灾。
出自:不详的《青羊宫砖记》
-
最好是,贺丰年、天下太平。
出自:朱敦儒的《胜胜慢(雪)》
-
烛龙衔日来沧海,天女持灯出绛纱。
出自:屈大均的《木棉花歌》
-
候满疑珠蚌,衔幽笑烛龙。
出自:陈恭尹的《上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