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

出处

出自宋徐鹿卿的《次韵史宰贺受荐

拼音和注音

jiāo tóng huì yǒu zhī yīn zài , wèi bì zhōng wèi cuàn xià xīn 。

小提示:"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未必:(副)不一定:我看他~守信。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小提示:"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徐鹿卿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