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háo tíng sān lǎo zhòng , xiāng dǎng èr shū gāo 。
小提示:"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朝廷:(名)①君主时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地方。②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三老: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秦,復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閎为郡三老。”2.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仕者。”《周书·儒林传序》:“下詔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参见“三老五更”。3.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后汉书·刘盆子传》:“琅玡人樊崇起兵於莒,众百餘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元年》:“诸三老、从事皆大会。”胡三省注:“赤眉诸帅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4.指上寿、中寿、下寿。《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杜预注:“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黄庭内景经·脾部》:“注念三老子轻翔。”梁丘子注:“三老谓元老、玄老、黄老之君也。”6.柁工。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仇兆鳌注:“蔡注:‘峡中以篙师为长年,舵工为三老。’邵注:‘三老,捩船者,长年,开头者。’”宋陆游《入蜀记》五:“问何谓长年三老,云梢工是也。”清沉受宏《九龙滩》诗:“长索条分众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7.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老》谓文彦博、张方平、范镇为国之三老,傅尧俞、范纯仁、刘挚为和州三老。《元史·张德辉传》:“﹝张德辉﹞与元裕、李冶游封龙山,时人号为‘龙山三老’云。”《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唐时升﹞与里人娄坚、程嘉燧并称曰‘练川三老’。”8.泛指有声望的老人。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清金和《围城纪事六吟·警奸》:“往往当路横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乡党:乡党xiāngdǎng家乡,乡里各官之后,就是亲戚,以及乡党。——《幻中真》还付乡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小提示:"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出自:杜甫的《述怀》
-
儒登朝廷尊,贤聚功化速。
出自:《次魏明已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
把朝廷旧勋屈指。
出自:晁端礼的《上林春》
-
朝廷命,疾登途,怕迟晚。
出自:施耐庵的《戏文·幽闺记》
-
不想李定党比王安石,劾奏下官赋诗毁谤朝廷。
出自:费唐臣的《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
【幺篇】臣虽无能,辅朝廷,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
-
你本是贤德之门,堪可为朝廷宰臣。
出自:秦简夫的《杂剧·晋陶母剪发待宾》
-
有几个省部交,朝廷友。
出自:徐琰的《【双调】沉醉东风》
-
若问出子母下落,我与你写表笺申奏朝廷。
出自:《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
-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出自: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