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足千古,振国民立宪之精神。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í shū zú qiān gǔ , zhèn guó mín lì xiàn zhī jīng shén 。
小提示:"遗书足千古,振国民立宪之精神。"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立宪:立宪lìxiàn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的政体
精神:(名)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文明|~面貌|~恍惚|~压力。[反]物质。②(名)宗旨;主要的内容或意义:领会文件~|贯彻会议~。
遗书:(名)①前人留下或后人刊印的著作。②死者临死时留下的书信。③(书)散失的书。
国民:(名)具有某国国籍的人是这个国家的国民。[近]公民|人民。
小提示:"遗书足千古,振国民立宪之精神。"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我来本邦责邺令,朝搜暮索劳精神。
出自:韩琦的《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
-
蛟龙跃,狮子吼,头角峥嵘精神抖。
出自:黄梦攸的《狮子岩》
-
寻声犹识得,精神相感孚。
出自:缪沅的《王孝子诗》
-
霜色蒹葭鬓共新,倚来双玉暂精神。
出自:王世贞的《岘山有朋寿堂盖为大司空蒋公刘公大司寇顾公筑也己巳岁余与吴比部范太史嗣游焉吴与余俱丙戌范丁亥因题一绝以为四十年左證云》
-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
出自:白玉蟾的《赠蓬壶丁高士琴》
-
幽梓已消亡,千古冬青树。
出自:彭孙贻的《会稽杂咏七首(其三)》
-
年时欢会同千古。
出自:姚燮的《金缕曲.月痕楼席上听徐月荷琵琶》
-
哲人归大夜,千古传圭璋。
出自:邵谒的《览孟东野集》
-
垂帘双圣,褒忠旷典,馨香千古享无终。
出自:翁世鉴的《挽吴可读联》
-
昔有龚黄,千古名传循吏去;
出自:余应松的《桂林府署厅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