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出处

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拼音和注音

fāng qí rén zhī xí jūn zi zhī shuō , zé zūn yǐ biàn yǐ , zhōu yú shì yǐ 。

小提示:"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词语释义

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小提示:"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荀子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