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代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拼音和注音
zì gāo tóu yí chūn lí yuán èr jì fāng nèi rén jì wài gòng fèng , xiǎo shì wǔ zhě ,
小提示:"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玄宗开元三年,我还年幼,记得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跳《剑器》和《浑脱》舞,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超群出众,当代第一,从皇宫内的宜春、梨园弟子到宫外供奉的舞女中,懂得此舞的,在唐玄宗初年,只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
词语释义
宜春: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指宜春宫。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指宜春院。
梨园:(名)原指唐玄宗教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称戏班、戏院或戏曲界为梨园:~弟子|~新乐(yuè)。
内人:用以称自己的妻子。
供奉:(动)敬奉;供养:~神佛|~父母。
舞者:舞者,汉语词语,指跳舞的人。
小提示:"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长门事,记得当年,曾趁梨园舞。
出自:何梦桂的《喜迁莺》
-
好似那二乔镜像影儿留,占梨园委实无对手。
出自:《【商调】集贤宾_彩云收凤台》
-
歌姬教坊驰名,梨园上班,
出自:乔吉的《【越调】斗鹌鹑_歌姬教坊驰》
-
腻粉梨园白,胭脂桃径红。
出自:元稹的《春六十韵》
-
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
出自:方干的《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
-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出自:李曾伯的《满江红(自和)》
-
柰苑嗟殊品,梨园让摘腴。
出自:彭孙贻的《沙果》
-
长恨付梨园,似锦湖山,南渡最凄咽。
出自:陈洵的《应天长.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
-
兴庆池头花树边,梨园小部俱婵娟。
出自:张昱的《五王行春图》
-
朝回却作梨园游,点缀俳优发嘲咏。
出自:刘富槐的《读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