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dōng nán mín lì jìn , tài xī chuāng yí mǎn mù , dāng shí chéng bài yǐ cāng sāng 。
小提示:"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南:东南dōngnán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目:汉语词汇,解释为充满视野。
成败:(名)成功或失败:~得失|~在此一举。
当时:(名)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虽然几年过去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力尽:力气用尽。
太息:(书)(动)长声叹气。
疮痍:(书)(名)创伤,比喻遭受战争灾害破坏后民生凋敝的景象:满目~。
民力:民力mínlì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沧桑:(名)沧海桑田的缩用:饱经~。
疮痍满目:疮痍:创伤。眼前看到的都是创伤。比喻到处是遭受破坏或灾害的景象。也作“满目疮痍”。
小提示:"东南民力尽,太息疮痍满目,当时成败已沧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当时刘、项罢,四海疮痍新。
出自: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
呜呼疮痍尚未复,且愿休兵养民力。
出自:赵秉文的《长白山行》
-
疮痍未苏息,戈甲转绵延。
出自:梁有誉的《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徐子与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韵》
-
道上狂贼未伏诛,少壮疮痍官吏逋。
出自:沈辽的《奉送李大夫归长沙》
-
忆昔初鸣水国时,冲繁路口摩疮痍。
出自:庞嵩的《别三水尹陶望沙判应天》
-
东南何所有,榕荔蔽山丘。
出自:范梈的《送答里麻廉访使》
-
东南赋税民罢病,荅问应知动圣颜。
出自:陶宗仪的《送上海知县司公守道赴召》
-
东南口腹天下无,嗟尔堕落东北隅。
出自:范当世的《謇博酬余赠荔支倒押子瞻南村诸杨一首韵余仍依原诗韵次答和并饷以茶》
-
蒋山明星落四五,月华欲向东南倾。
出自:张九钺的《山阴潘筠轩学士招同汪九观旂沈大俨斋集冶城寓轩时学士自大梁返》
-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出自:弘历的《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