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yán zhě wú zuì , wén zhě zú jiè , yán zhě wén zhě mò bù liǎng jǐn qí xīn yān 。
小提示:"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就根据言语的状况,把它纳入六义,按照声音的形态,把它鎔入五音,使之合于规范。五音有规律,六义有类分。韵律协调言语就通顺,语言顺畅声音就容易动人。类分明确情感就得以表现,情感得以表现就容易感人。这样一来,其中就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贯串着隐密细微的事物。天子和平民就以上下沟通,天地之气就能彼此相交,人们的忧乐相同,人人的心意也就达到和乐。三皇五帝所以按正确的道理去办事,垂衣拱手就把国家治理很好,原因就在于掌握了诗的义和音,把这作为主要权衡;也辩明了诗的义和言,把这作为主要的法宝。因此,听到“元首明,股肱良”这样的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听到五子洛汭这样的歌,就知道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用诗讽谕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这种讽喻的人可以作为戒鉴。实行讽谕的和听到这到讽谕的各尽自己的心力。
词语释义
莫不:是无不;没有一个不。犹言莫不是,莫非。
无罪:无罪wúzuì没有犯罪
言者:指谏官。
言者无罪: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小提示:"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出自:左思的《三都赋》
-
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出自: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恁推三阻四,莫不是行浊言清。
出自:柯丹邱的《戏文·荆钗记》
-
白酒熟,伯伯也你莫不为茅檐草舍庄家陋?俺每都是庄农人家,
出自:王晔的《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
莫不做下来了么?前日晚夕,奶奶睡了,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本)》
-
莫不是我眼花么?等我再读。
出自: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
我就想起俺父亲的言语,莫不就是这生?
出自:白朴的《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
莫不差算了也?我如何差算了?不是贫道说大言,
出自:李文蔚的《杂剧·张子房圯桥进履》
-
莫不在红蓼花新滩下?莫不在绿杨树古堤边?
出自:谷子敬的《杂剧·吕洞宾三度城南柳》
-
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