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出处

出自宋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拼音和注音

ruò yǒu zhī yīn jiàn cǎi , bù cí biàn chàng yáng chūn 。

小提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阳春:(名)指春天:~三月。

小提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晏殊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