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想着我气卷江湖,学贯珠玑,

出处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温太真玉镜台

拼音和注音

【 zhé guì lìng 】 xiǎng zhe wǒ qì juǎn jiāng hú , xué guàn zhū jī ,

小提示:"【折桂令】想着我气卷江湖,学贯珠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珠玑:(书)(名)珠子,比喻优美的文章或词句:字字~。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折桂:(动)晋代郤(xì)诜(shēn)回答晋武帝时说自己“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用“折桂”比喻科举考试中被录取,现比喻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想着:想起来。想想,考虑。

小提示:"【折桂令】想着我气卷江湖,学贯珠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