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一加十国净,玉斧偶挥六诏弃。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huáng páo yī jiā shí guó jìng , yù fǔ ǒu huī liù zhào qì 。
小提示:"黄袍一加十国净,玉斧偶挥六诏弃。"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国:指五代时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闽、楚、荆南(即南平)十个割据政权。
黄袍:黄色长衣。初,官民可同服黄袍,隋以后,皇帝常服黄袍,唐高祖武德初,禁士庶不得服,黄袍遂为皇帝之专服。借指天子。僧服。僧众中职位较高者作佛事时穿黄袍。鸟名。
小提示:"黄袍一加十国净,玉斧偶挥六诏弃。"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更是枉了他归蓑衣不换柘黄袍。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
-
愿吾皇永穿着飞凤赭黄袍,愿吾皇永坐着万万载盘龙亢金椅。
出自:吴仁卿的《【越调】斗鹌鹑_天气融融,》
-
春秋出头有二十国,一霎时七雄割据把兵鏖。
出自: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
-
参考东西数十国,分行政司法集会结社以变更治体,
出自:孔祥霖的《挽张之洞联》
-
黄袍问周鼎,君臣合智勇。
出自:彭孙贻的《唐伯虎题宋祖蹴鞠图》
-
先春芽缕,尚想赭黄袍。
出自:陈霆的《临江仙(其一)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
嘉禧殿前初日高,瑞光先映赭黄袍。
出自:张翥的《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宫》
-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出自:卫宗武的《隋炀帝》
-
十国春风漫羡,提鞋早嫁。
出自:叶绍本的《三姝媚.再和咏白十姊妹花》
-
东郊迎春春可怜,赭黄袍笏映日暄。
出自:弘历的《题邹一桂百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