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出处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拼音和注音

zé shì bù nǎi qiè qí guó , bìng yǔ qí shèng zhī zhī fǎ , yǐ shǒu qí dào zéi zhī shēn hū ?

小提示:"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词语释义

盗贼:(名)强盗和小偷的总称。

与其:(连)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否定或舍弃的一面。常跟“宁可”、“不如”、“毋宁”、“不若”等词联用:~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

小提示:"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庄周

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