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出处

出自唐柳中庸的《河阳桥送别

拼音和注音

ruò bàng lán gān qiān lǐ wàng , běi fēng qū mǎ yǔ xiāo xiāo 。

小提示:"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阑干:(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北风:1.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2.尤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3.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4.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驱马:策马奔驰。

小提示:"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柳中庸

柳中庸

柳中庸 (?—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