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zhōu zhī shí yǒu qí qī , hàn zhī shí yǒu dù dù ,
小提示:"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春秋》也不讥讽不避讳人名声音相近的字。周康王钊的孙子,实际上就是昭王。曾参的父亲名晳,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
词语释义
小提示:"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当此之时,髡心最欢,
出自:司马迁的《滑稽列传》
-
想当初赤壁鏖兵之时,多亏了周瑜元帅助俺破曹;
出自:《杂剧·刘玄德醉走黄鹤楼》
-
长老,想小生未遇之时,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
-
我当初犯罪之时,若不是郑孔目哥哥救我性命,
出自:杨显之的《杂剧·郑孔目风雪酷寒亭》
-
当日无倚之时,投奔于伯伯门下,
出自:《杂剧·施仁义刘弘嫁婢》
-
想五帝之时,尧帝怎生存心于天下,加志于治民也。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不期有一雌鸡正是暖蛋之时,王员外将此鸭蛋与雌鸡伏抱数日,
出自:关汉卿的《杂剧·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
出自:《苏秦以连横说秦》
-
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
出自:班固的《西都赋》
-
秦之时,羞文学,
出自:路温舒的《尚德缓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