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fán zài yú 《 shī 》、《 shū 》 liù yì , jiē míng zhī shàn zhě yě 。
小提示:"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对于人来说也是这样。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对于语言来说,又是它的精华,所以尤其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依靠他们来表达意见。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是最善于表达的,因而借助他俩来表达。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他就借演奏《韶》乐来表达。夏朝的时候,太康的五个弟弟用他们歌声来表达。殷朝善于表达的是伊尹,周朝善于表达的是周公。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儒家六种经典上的诗文,都是表达得很高明的。周朝衰落时,孔子这类人表达看法,他们的声音洪大而传播遥远。《论语》上说:“上天将使孔子成为宣扬教化的人。”这难道不是真的吗?周朝末年,庄周用他那广大无边的文辞来表达。楚国是大国,它灭亡时候的情景靠着屈原的创作来表达。臧孙辰、孟轲、荀卿等人用他们的学说来表达。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些人,都通过各自的主张来表达。秦朝的兴起,李斯是表达者。在汉朝,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其中最善于表达的人。此后的魏朝、晋朝,能表达的人及不上古代,可是也并未绝迹。就其比较好的人来说,他们作品的声音清轻而虚浮,节奏短促而急迫,辞藻艳丽而伤感,志趣颓废而放旷;他们的文辞,杂乱而没有章法。这大概是上天厌弃这个时代的丑德败行而不愿照顾他们吧?为什么不让那些善于表达的人出来表达呢!
词语释义
六艺:1.古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和技艺。2.王莽时六种字体。即古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善者:是山中住人发表在起点中文网的网络小说。
小提示:"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俺家里八下里窝弓陷坑,你便有七步才无钱也不许行,六艺全便休卖聪明。
出自:石君宝的《杂剧·诸宫调风月紫云庭》
-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出自:王勃的《益州夫子庙碑》
-
铜鼓三更漏,牙签六艺文。
出自:吕颐浩的《元祐甲戌二月省试夜分论经理诗》
-
六艺湮塞久,二教争纷攘。
出自:罗洪先的《邹东廓先生七十》
-
老作诸儒长,先驱六艺场。
出自:卢龙云的《张廷尉以覃恩追赠其父如己官》
-
诸生畏雄骜,六艺厚涵养。
出自:陈造的《次韵王省干(其三)》
-
韩子吟披惟六艺,沂公吃著岂三场。
出自:刘克庄的《送赴省诸友.卓怡丈》
-
书亦六艺一,自古重墨稼。
出自:弘历的《习字》
-
百家六艺日披吟,问学渊源已造深。
出自:葛胜仲的《近蒙夏蒙夫教授用赠太守韵见贻辄复和答》
-
魏子习与刘生游,并究六艺综九流。
出自:欧大任的《魏子行寄季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