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出处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的《金缕曲.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拼音和注音

yǎn dǐ cháng jiāng dōng xià jí , wèn hé néng liú chū xīng wáng wài 。

小提示:"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江东:(名)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父老。

眼底:眼底yǎndǐ∶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rightbeforeone’seyes]∶眼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兴亡:(动)兴盛和灭亡:天下~,匹夫有责。

小提示:"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易顺鼎

易顺鼎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