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与不肯,见乎语言颜色。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郑光祖的《杂剧·亻刍梅香骗翰林风月》
拼音和注音
kěn yǔ bù kěn , jiàn hū yǔ yán yán sè 。
小提示:"肯与不肯,见乎语言颜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语言:(名)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汉~。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小提示:"肯与不肯,见乎语言颜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
桃花颜色晓犹深,薄暮风烟已不禁。
出自:赵蕃的《题堂下桃花》
-
吏嚣不肯怒且诃,大儿门东窥饭箩。
出自:岳珂的《拙妇吟》
-
自从蒿里无颜色,来到钟山有泪痕。
出自:周文璞的《望云亭》
-
指环不肯贫家售,东邻女贫人道丑。
出自:苏籀的《耕者得古玉指环一首》
-
黄菊出荒岁,扬扬颜色好。
出自:张耒的《黄菊》
-
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
出自:张耒的《题洛尾亭二首(其二)》
-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出自:刘克庄的《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其二)》
-
秋枝如残人,颜色先憔悴。
出自:王安石的《秋枝如残人》
-
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饶。
出自:杨巨源的《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