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出处

出自宋王灼的《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拼音和注音

kū cháng kōng dòng fèi sōu xún , wù zuò rěn jī sān bǎi yuè 。

小提示:"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空洞:(名)物体内部的窟窿,例如铸件里的砂眼、肺结核病人肺部形成的窟窿等。②(形)里面没有东西;没有内容和内容不切实:~无物|文章太~了。[近]空泛|空虚。[反]充实。

枯肠:(书)(名)比喻写诗作文时贫乏的思路:搜索~,未能成章。

搜寻:四处找寻。

小提示:"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王灼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