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án xiǎo gū zhī páng , pǒ yǒu shā zhōu jiā wěi ,
小提示:"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词语释义
沙洲:沙洲shāzhōu江河里泥沙淤积成的小片陆地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小提示:"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出自:辛弃疾的《鹧鸪天·戏题村舍》
-
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绿阴初。
出自:李群玉的《仙明洲口号》
-
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
出自:吴潜的《水调歌头》
-
短檠听尽沙洲雨,今夜芦中却有人。
出自:陈克家的《江上夜泊》
-
沙洲半藜草,飞鹭白双双。
出自:姚鹄的《野寺寓居即事二首(其二)》
-
冈峦迤逦水悠悠,雁落沙洲古木秋。
出自:蒲道源的《题白汝明秋江晚渡卷》
-
沙洲随岸曲,星斗向江低。
出自:郭谏臣的《江中夜行》
-
闰岁春迟空水树,雨时溪涨失沙洲。
出自:葛胜仲的《次韵郑维心游西余山》
-
回头枉说沙洲冷,只遣东坡苦费词。
出自:李宣龚的《太夷丈见示过眼两绝句走笔应之》
-
暂泊沙洲过夜半,卧听钟鼓是升州。
出自:萨都剌的《夜发龙潭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