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拼音和注音

yōu yú fèn tǔ zhī zhōng ér bù cí zhě , hèn sī xīn yǒu suǒ bù jìn ,

小提示:"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词语释义

有所:有所,无所类同。有:存在。无:没有,不存在。所:此为代词。

不尽:不尽bùjìn∶不完全不尽合理∶没有尽头;不完感恩不尽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之中:在之间。

粪土:(名)粪便和泥土,比喻毫无价值的东西:视名利如~。

私心:为自己考虑的念头;私念。

小提示:"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