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台上曾歌舞,留住秦云伴秦女。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chuī xiāo tái shàng céng gē wǔ , liú zhù qín yún bàn qín nǚ 。
小提示:"吹箫台上曾歌舞,留住秦云伴秦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歌舞:(名)唱歌和舞蹈的合称:~厅|~表演。
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留住:等待。宋元时一种泛用的市井青年名字。
小提示:"吹箫台上曾歌舞,留住秦云伴秦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恨不漆头颅,留看民歌舞。
出自:黄遵宪的《近世爱国志士歌(其十二)》
-
梦中往往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
出自:沈辽的《昭君操》
-
嵩洛山川原墨食,北邙歌舞化尘埃。
出自:黎民表的《送张肖甫谪陈州(其四)》
-
三千歌舞春风起,百二山河野日昏。
出自:耶律铸的《炀帝故宫》
-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出自:陈洵的《六丑.木棉谢后作》
-
歌舞旧堂留燕子,溪山老眼送遗民。
出自:彭士望的《游惠山泉上悼怀顾泾阳先生》
-
依约旧时歌舞地,何当重识金银气。
出自:袁克文的《蝶恋花》
-
邂逅当有赤松子,歌舞何用楚兰香。
出自:陈著的《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其六)》
-
君臣日荒宴,歌舞讳言愁。
出自:司马光的《五哀诗.斛律丞相》
-
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出自:吴融的《李周弹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