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朗读
- 5喜欢
出处
出自宋苏轼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拼音和注音
rì dàn lì zhī sān bǎi kē , bù cí zhǎng zuò lǐng nán rén 。
小提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词语释义
岭南:(名)指五岭(大庾、越城、都、萌渚、骑田)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一带。
荔枝:一种常绿乔木(litchichinensis),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南人:南方人。金代对汉人的称呼。元代对南宋人的称呼。
小提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枉道那辞三百里,为与琅琊情熟。
出自:陈维崧的《念奴娇.重过广陵同王西樵孙介夫夜话即宿西樵寓中》
-
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
出自:庄昶的《雪蓬为盛行之作》
-
崖回水立三百丈,巨石怒落随奔泉。
出自:刘石龄的《恒山》
-
日食仅能三百颗,肚皮已不合时宜。
出自:何绛的《横塘曲为泽远弟池园作(其九)》
-
笑杀触蛮三百里,不扬金鼓战锋酣。
出自:苏葵的《书锦屏驿用前人韵》
-
侬是剑南人,惯识故乡好。
出自:冯梦得的《忆乡歌四首(其一)》
-
玫瑰同名族,南人取晒糖。
出自:屈大均的《荼蘼花(其二)》
-
东南人物重毗陵,陆相声华动帝廷。
出自:顾清的《送冶斋先生孙君能下第南归》
-
北居南人却忆家,一日梁桥几人别。
出自:陈维裕的《送丘黄门甥林士元归闽》
-
南人巫医尚方满,一试两长君恨晚。
出自:陈杰的《赠蔡俊民挟雷法兼眼科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