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bǐng yì hū nán shān , tōng wàng hū dōng hǎi 。
小提示:"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吴客说:“我们将要在八月十五日,和诸侯及远方来的朋友兄弟们一同去广陵的曲江观涛。初到时还未曾看到江涛涨起的迹象,不过看到水力所到之处,就足以使人惊恐异常了。当看到那后浪推前浪的状况,浪头高高掀起的情形,波涛激荡纷乱的情景,水流结聚回转的势态,水势到处冲激的力量,即使有心多谋略、言辞敏捷的人,也绝对不能描绘出因为波涛而形成的这种壮景。既是那么浩荡无边啊,使人恍惚难辨;又是那样汹涌澎湃啊,叫人心惊胆战;波浪滚滚滔滔啊,发出汩汩的喧声。时而迷茫一片啊,令人目眩;时而奇峰突起啊,何等壮观;那水势浩大深广啊,那江涛超越旷远。集中注意力从南山之下一直望到东海之滨,只见江涛汹涌,与天相接,竭尽思虑吧,请去想象哪里是涛水的尽头。流览无穷无尽的江水,将心神归向日出之处。那江涛急速地随着汩汩的水流往下游流去啊,也许没有人知道它将流到哪里才会停歇。有时那众多的浪头流转曲折啊,忽然又纠结奔流不再回头。浪涛冲到朱汜又向远处流逝啊,使人见了心虚烦闷精神更加倦怠。观涛之后,整个晚上都心意散乱啊,直到天亮才能把心收起来保持情绪安稳。于是胸中经过荡涤,五脏经过洗濯,手足冲刷得更加干净,颜面发齿也洗得更加洁白光亮。扬弃了安逸懒惰,排除了污垢肮脏,使迷惑不清得以分辨决断,使耳朵眼睛也由此通透明亮。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有久病不起,患有顽疾的人,尚且要将驼背伸直,跛脚抬起,瞽目张开,聋耳通启而来观看这江涛的宏伟景象,何况只是胸中小小的烦闷、伤食于肥肉烈酒的人呢!所以说,这江涛对于启发愚蒙、解除昏惑,实在不值得一提啊。”太子说:“太好了。既然如此,那么江涛究竟是一种什么气象呢?”
词语释义
南山:1.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2.县名。在广东省汕头市西南。3.《诗经.齐风》的篇名。共四章。
东海:东海dōnghǎi∶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泛指东方的大海
小提示:"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东海鲸,鬐插铁牙如雪山,眼如月。
出自:杨维桢的《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其七)东海鲸》
-
精卫恨填东海湿,胡兵醉踏中华月。
出自:高旭的《满江红.东京寓楼偶读岳武穆作,感步原韵》
-
神游东海山,飘渺蓬壶仙。
出自:张度的《登五峰山顶》
-
生平约,有名山老屋,东海扁舟。
出自:易顺鼎的《沁园春(其二)》
-
试取西山药,来观东海田。
出自:庾肩吾的《道馆诗》
-
北溟波浪几千里,南山倚石空??。
出自:王嘉闾的《叶敬常祠下歌》
-
秦王府中力士舞,君有父兄臣有主,金高南山视如土。
出自:黄淳耀的《秦王府》
-
平湖倒影南山绿,中?三潭灵怪潜。
出自:徐桂的《莼菜(其三)》
-
勉续南山歌万寿,仰高长得慰儿曹。
出自:罗钦顺的《庆萧有容亲家开六(其二)》
-
东鲁推多士,南山咏有台。
出自:王绅的《送王修蓬莱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