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qí shí yě ruò zi , qí zhì yě ruò qì , zé qí tiān zhě quán ér qí xìng dé yǐ 。
小提示:"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词语释义
小提示:"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出自:苏轼的《晁错论》
-
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出自:曾国藩的《曾国藩诫子书》
-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出自:贾谊的《吊屈原赋》
-
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
出自:欧阳修的《泷冈阡表》
-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
出自:欧阳修的《相州昼锦堂记》
-
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出自: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
-
他只说化家为国王作了帝,而其实是以吕易嬴李代了桃。
出自: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
-
叹息斯人去,而其谁与归。
出自:姚际虞的《挽彭玉麟联》
-
回也抑亦子之命欤,而其或者天实使之丧予。
出自:曹勋的《孔子泣颜回》
-
苍崖赤子望苏息,霖雨八荒舍公而其谁。
出自:家铉翁的《谢刘仲宽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