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tài shǐ gōng yuē : wú guò dà liáng zhī xū , qiú wèn qí suǒ wèi yí mén 。
小提示:"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太史公说:我经过大梁废墟时,曾寻访那个所谓的夷门
词语释义
大梁:大梁dàliáng∶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他在单位挑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现河南省开封市。魏有隐士曰侯赢…为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所谓: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人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援助”,实际上就是掠夺。
太史公:职官名。汉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夷门:夷门yímén[easterngateofdaliang,thecapitalcityofweiinwarringstatesperiod]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小提示:"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太史书传得杨恽,渭阳情厚为秦康。
出自:楼钥的《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演纶为喜安行表兄贻书喜溢于辞谨次二篇为谢末章以属安行(其二)》
-
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
出自:晁说之的《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
-
元祐太史公,世宁有斯人。
出自:陆游的《访青神尉廨借景亭盖山谷先生旧游也》
-
旧腊田家登上瑞,元辰太史奏奇祥。
出自:弘历的《紫光阁落成锡宴联句》
-
吾无曾见闻,得之傅太史。
出自:罗玘的《德政遗迹》
-
凉飔拂拂敞华筵,太史招携选胜偏。
出自:何吾驺的《初秋过延津屈鹏洲太史招饮枣山别业》
-
著书太史似龙门,东观椷縢几万言。
出自:欧大任的《赵宫保汝思奉使还海虞余亦得归因书寄怀》
-
是不是,问太史。
出自:徐渭的《摩诃庵括子松下听弦上人弹琴》
-
只因太史多饶舌,曼倩方知是岁星。
出自:谢逸的《哭胡民望(其二)》
-
藏书周太史,襆被汉郎官。
出自:于慎行的《三月廿八日葛龙池朱讷斋二工部冯琢吾葛凤池二太史同游城西黄侍中园林看花四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