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拼音和注音

tài shǐ gōng yuē : wú guò dà liáng zhī xū , qiú wèn qí suǒ wèi yí mén 。

小提示:"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太史公说:我经过大梁废墟时,曾寻访那个所谓的夷门

词语释义

大梁:大梁dàliáng∶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也叫正梁、脊檩。∶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他在单位挑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现河南省开封市。魏有隐士曰侯赢…为大梁夷门东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所谓: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人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援助”,实际上就是掠夺。

太史公:职官名。汉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

夷门:夷门yímén[easterngateofdaliang,thecapitalcityofweiinwarringstatesperiod]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小提示:"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