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ě hū cǐ zé yí dí yǐ , qù fù mǔ zhī bāng yǐ 。
小提示:"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韩愈等候回音已四十多天了。上了两次书而心愿不能够表达,三次登门,却被守门人拦住。只因为我糊涂愚顽,不知道逃隐山林,所以又有上述关于周公的一番议论。希望阁下明察!古代的读书人,只要有三个月不作官任职,相互之间就要慰问,所以他们只要走出本国疆界,车子上就一定载着准备随时进见用的礼品。然而他们为什么又不肯轻易自己主动要求作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周不被任用,就可以离开到鲁国去;在鲁不被任用,就离开到齐国去;在齐国不被任用,就离开到宋国去,到郑国去,到秦国去,到楚国去。现在天下只有一个君主,四海之内统一为一个国家,舍弃这里,那就是夷狄了,就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了。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想实行自己主张的人,不被朝廷用,就只有入山林当隐士了。隐居山林,只是读书人中那些独善其身、自己顾自己而不忧虑天下的才能安居,如果他有忧天下的心思,就不能了。因此韩愈每次自求进见而不知羞愧,频频上书、多次上门而不知道止步啊。岂只如此而已,心里经常惶恐不安,唯恐不能够出在您这样的大贤人门下,也望您稍加体察。冒犯了您的威严,内心惶恐不已。韩愈再拜。
全诗
相关名句
-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出自: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
-
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出自:诗经的《鸨羽》
-
父母家贫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难忘。
出自:陆壑的《杨柳》
-
但愿岁岁年年人长在,父母共夫妻相劝酬。
出自:高明的《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
父母俱存,娶而不告须难说。
出自:高明的《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
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
出自:白朴的《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
却不道父母惟其疾病扰,常落在别人彀。
出自:《杂剧·罗李郎大闹相国寺》
-
第十二出【酷相思】父母家乡知几里,怎知道儿狼狈!
出自:《戏文·张协状元》
-
老宰辅慢慢的抬举的孤儿成人长大,与他父母报仇,
出自:纪君祥的《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
-
可不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游必有方。
出自:高文秀的《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