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曰汪,禹汤文武之后欤。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ān wáng yuē wāng , yǔ tāng wén wǔ zhī hòu yú 。
小提示:"三王曰汪,禹汤文武之后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文武:(名)①文才和武艺:~双全。②(书)文治和武功:~并用,垂拱而治。③(书)文臣和武将:满朝~。
之后:1.紧接在…时以后。2.单独用在句子头上,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王姓三名人之合称。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小提示:"三王曰汪,禹汤文武之后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君侯文武兼才。
出自:赵孟坚的《沁园春(过天下第一江山呈何守)》
-
那一个是去得的?【满庭芳】你文武两班,空更些乌靴象简,
出自: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那为首获功者洛阳王焕也,其人文武全才,
出自:《杂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
-
想俺赵国非无文武,因主公设此一会,
出自:高文秀的《杂剧·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
那其间这干戈定息,我着他四方宁谧,恁时节风云文武拜丹墀。
出自:高文秀的《杂剧·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
文武贤能,有何谈论之事?【斗鹌鹑】您如今便士不能文,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
-
好英雄也!文武双全将相才,气冲牛斗卷江淮。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
乞求的两个孩儿学成文武艺,一心待货与帝王家。
出自:《杂剧·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
吓的文武百官,人人失色。
出自:《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
-
我小子文武兼济,酒肉中停。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