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拼音和注音
shēn suī xiàn bài , bǐ guān qí yì , qiě yù dé qí dāng ér bào yú hàn 。
小提示:"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今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
词语释义
小提示:"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是弹得好也呵!其词哀,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
出自:王实甫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
-
宪幕冰霜岂汗颜?何其意政生谗间,
出自:钟嗣成的《【双调】凌波仙》
-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出自:司马迁的《五帝本纪赞》
-
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
出自:姜夔的《征招》
-
寄我江黄书,其意不草草。
出自:徐积的《寄江子和》
-
百年霜露凄其意,不独当时泣笋人。
出自:管讷的《江夏奚翁自号竹隐既殁其子瑄写竹隐图以寓孝思因题二十八字以慰其意》
-
迩来虽纳贡,其意则狎侮。
出自:刘溥的《送驾北征》
-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出自:赵翼的《后园居诗》
-
黄菊何棻蕤,萧条得其意。
出自: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其二十九)谢仆射混游览》
-
诸公旧有作,其意已无遗。
出自:蔡沈的《刘子野携诸名公诗轴见过为书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