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gù xīng lí bié zé yǐn shuāng fú yī yàn wèi yù , fěng jūn zǐ xiǎo rén zé yǐn xiāng cǎo è niǎo wèi bǐ 。
小提示:"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到了东周衰落秦国兴起的时候,采诗之官就废除了。天子不以采诗观风的办法补救并考察政事的缺失,平民也不以诗歌宣泄疏导自己的感情。于是颂扬成绩的风气兴起来,补救政事缺失的道理遭到破坏。这时候,六义就不完整了。国风演变为楚辞、五言诗开始于苏武、李陵。苏武、李陵、屈原遭遇都不好,他们都切合自己的情志,抒发感慨而写成诗文。因此,“携手上河梁”之类的诗句,仅止于表达离别的伤感,“行吟泽畔”这样的吟咏最终也只归于怨愤的思绪。诗中所表达的尽是彷徨难舍,抑郁愁苦,没有写到别的内容。但是距离《诗经》还相去不远,六义的大概还保存着。因此,描写离别就以双凫一雁起兴,讽咏君子小人就用香草恶鸟打比方。虽然六义不完全,还能得到国风传统的十分之二三。这时候,六义就缺欠了。晋宋以来,得到国风传统的大概就罕见了。如谢康乐诗的深奥博大,但是多耽溺于山水。如陶渊明诗的超拨古朴,但是又多放情于田园。江淹、鲍照之辈,又比这些诗还要偏狭。象梁鸿所写的《五噫歌》那样的例子,连百分之一二也没有。这时候,六义就逐渐微弱,走向衰落了。到了梁、陈中间,大都不过是玩弄风雪、花草而已。唉,风雪花草这类事物,《三百篇》中难道就割弃了吗?这只是看运用如何罢了。比如“北风其凉”,就是借风以讽刺威虐的,“雨雪霏霏”,就是借怜悯征役的,“棠棣之华”是有感于花而讽谕兄弟之道的,“采采苢”,是赞美车前草而祝贺妇人有子的。这都是以风雪花草起兴,而表现的意义则在于刺威虐、愍征役、讽兄弟、乐有子的。与此相反怎么可以呢?这样,“余霞散成,澄江静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这类篇章,辞确实华丽,我不知道它所讽谕的究竟是什么。因此,我说这些诗仅仅是玩弄风雪花草罢了。这时候,六义就完全消失了。
词语释义
离别:(动)比较长时间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离开:~故土|~之苦|~之际。[近]分别|分手。[反]重逢|团圆。
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小人:(名)①古代指地位低的人。②指人格卑鄙的人:~得志。[反]君子。
香草:香草xiāngcǎo栽培用于烹调的一种芳香草本植物
小提示:"故兴离别则引双凫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收江南北】呀,你敢在碧桃花下将凤毛扯,人生最苦是离别。
出自:《【双调】珍珠马南 情》
-
绿竹君子操,清池故人心。
出自:蒲宗孟的《通天岩》
-
佩服何所从,将以待君子。
出自:许谦的《遣兴四首(其二)》
-
君子念仳离,中夜奏清商。
出自:王世贞的《答俞氏(其二)》
-
最是难忘离别夜,销魂。
出自:左锡璇的《南乡子》
-
峰回独秀孤云远,江入相离别梦沉。
出自:丘逢甲的《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其一)》
-
无端今雨亦离别,轮铁劳劳役南北。
出自:王鹄的《雪夜不寐怀陆大憩园汪七芸崖袁六复生》
-
一蹊香草无蜂过,千里空葭有雁回。
出自:周弼的《采香径》
-
青山公子骨,香草美人魂。
出自:朱佩兰的《春申墓》
-
一卷离骚一壶酒,美人香草总牢愁。
出自:吴子光的《寄宋芷卿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