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rén qióng zé fǎn běn , gù láo kǔ juàn jí , wèi cháng bù hū tiān yě ;
小提示:"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词语释义
未尝:(副)①未曾;没有;不是:一夜~合眼。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定的意思,表示一种较委婉的口气:这~不是一个办法。
劳苦:(形)很重的劳动使人很累很辛苦:~大众|~功高|不辞~。[近]劳累|辛苦。
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指返归本性。指归于自然。返其所自出。复归农业。古代以农为本。佛教指恢复人所固有的佛性。违反根本。
小提示:"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兰亭序》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出自:《杂剧·苏子瞻醉写赤壁赋》
-
思薄命,钱未尝满贯,粮不足空瓶。
出自:曾瑞的《【般涉调】哨遍_秋扇合欢制》
-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
-
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
出自:苏轼的《凌虚台记》
-
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
出自:《诸稽郢行成于吴》
-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出自:沈佺期的《古镜》
-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
出自:白居易的《蔷薇花一丛独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
出自:杜荀鹤的《赠庐岳隐者》
-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
出自:黄庭坚的《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