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拼音和注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lǐ yīn yáng , bǐng zhóu chí jūn zhèng shì táng 。
小提示:"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阴阳:1.古代哲学概念。2.日月运转之学。3.天气的变化。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政事:政事zhèngshì政府施政的事务过问政事
调和:(动)使双方消除纠纷重归和好:只要有~的余地就要替他们~。[近]协调|调停|调解。②(形)协调;配合得恰当:色彩~。③(动)妥协、让步(多用于否定):斗争是不可~的。
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调和鼎鼐: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小提示:"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又不曾燮理阴阳将鼎鼐调,退夷狄边塞遥。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立成汤伊尹耕莘》
-
阴阳和也无妖气,阴阳愆期乃人致。
出自:苏拯的《水旱祷》
-
只此物,结丹砂,反覆阴阳色转华。
出自:吕岩的《渔父词一十八首。瑞鼎》
-
阴阳外,天然夫妇,一点便成功。
出自:葛长庚的《满庭芳》
-
阴阳消长,否泰攸寓。
出自:叶巽斋的《十月(其一)》
-
中抱阴阳精,浅陋安可度。
出自:黄裳的《灵草》
-
形通天地规,弦写阴阳节。
出自:李峤的《筝》
-
已饫鸿濛翻覆重,不大声色阴阳分。
出自:黎简的《南海神庙观龙取师子洋》
-
左刚而右柔,阴阳合其德。
出自:湛若水的《福山素心亭诗》
-
日月循环魂魄满,阴阳交媾虎龙成。
出自:还阳子的《识黄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