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驾神霄,缅缅虚中游。
-
朗读
- 0喜欢
出处
出自唐末宋初无名氏的《玉皇授歘生大洞三十九章与登龙台歌二章(其二)》
拼音和注音
bā fēng jià shén xiāo , miǎn miǎn xū zhōng yóu 。
小提示:"八风驾神霄,缅缅虚中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游:(名)①介于江河的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一段。②比喻中间状态。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小提示:"八风驾神霄,缅缅虚中游。"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都付梦中游,这不是你要归家的意思?
出自:杨梓的《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
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
出自:白居易的《短歌曲》
-
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出自:刘辰翁的《糖多令(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
-
居成境外趣,真慰静中游。
出自:刘敞的《分题鸟鸣山更幽》
-
却是梦中游。
出自:徐灿的《武陵春.春怨》
-
好似霓裳仙侣,曾向月中游。
出自:于立的《水调歌头》
-
河上先皇新作寺,山中游子独思家。
出自:丁复的《送麟天岸归里》
-
驾言山中游,蓝衣照春色。
出自:陈渊的《凝翠东峰》
-
一曲小池通混混,濯缨人在镜中游。
出自:陈爟的《水心亭四景为文用题(其一)》
-
竹素园中游,青眼劳一顾。
出自:黄裳的《酬程忠彦见寄(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