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bó ài zhī wèi rén , xíng ér yí zhī zhī wèi yì ,
小提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老子轻视仁义,并不是诋毁仁义,而是由于他的观念狭小。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认为仁,把谨小慎微认为义,他轻视仁义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说的道,是把他观念里的道当作道,不是我所说的道。他所说的德,是把他观念里的德当作德,不是我所说的德。凡是我所说的道德,都是结合仁和义说的,是天下的公论。老子所说的道德,是抛开了仁和义说的,只是他一个人的说法。
相关分类
全诗
相关名句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出自:韩愈的《原道》
-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出自:韩愈的《原道》
-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出自:曹植的《当欲游南山行》
-
大人能博爱,善气时以濡。
出自:汪中的《怀晚芝先生》
-
仁者博爱,大士兼抚。
出自:萧衍的《赠逸民诗》
-
多嗜而博爱,故能有其态。
出自:岳珂的《米元章临颜真卿放生池帖赞》
-
欢心从博爱,锡类育英才。
出自:玄烨的《览孝经衍义有感而作》
-
论交金石契,博爱古今搜。
出自:祝廷华的《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其七)赠谢总校冶盦》
-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
出自:林占梅的《「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其二)》
-
博爱已徵钦古道,赠言端可重生平。
出自:赵公豫的《赋赠许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