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傍,非是我夸强,我则待将《礼记》、《诗》、《书》讲。

出处

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状元堂陈母教子

拼音和注音

tiān jiāng bàng , fēi shì wǒ kuā qiáng , wǒ zé dài jiāng 《 lǐ jì 》、《 shī 》、《 shū 》 jiǎng 。

小提示:"天将傍,非是我夸强,我则待将《礼记》、《诗》、《书》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礼记: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小提示:"天将傍,非是我夸强,我则待将《礼记》、《诗》、《书》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全诗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