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赋园中所有十首(其八)牵牛》
wù xìng yǒu bǐng shòu , ān wèn qiū yǔ chūn 。
小提示:"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物性:事物的本性。
禀受:亦作'禀受'。犹承受。旧常指受于自然的体性或气质。
小提示:"物性有禀受,安问秋与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出自:白居易的《赠友五首》
出自:方孝孺的《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七)》
出自:王迈的《送黄成甫殿讲被召》
出自:张羽的《杂诗十一首并序(其八)》
出自:童冀的《古诗十首(其四)》
出自:陆求可的《玉漏迟》
出自:欧阳修的《白兔》
出自:方薰的《重过吴氏林亭》
出自:屈大均的《闭瓮菜》
出自:薛嵎的《题扶疏亭竹》
出自:朱青长的《七娘子》
出自:朱彝尊的《百字令.度居庸关》
出自:了亮的《写兰石有寄》
出自:祖道的《秋日过宝轮寺沛霖》
出自:释函可的《山境》
出自:俞桐的《舟行》
出自:葛远的《雨后看花》
出自:严永华的《蜗居》
出自:多敏的《题苕溪女史秦淮秋柳卷子》
出自:齐祥棣的《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