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

出处

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的《帝城

拼音和注音

yōu yōu wèi liǎo sān qiān dú , lù lù fān suí shí jiǔ rén 。

小提示:"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千:《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2.泛言数目之多。3.指三千大千世界。

悠悠:(形)①长久;遥远:~岁月。②忧郁:~我思。③闲适;自由自在:白云~。

未了:未了wèiliǎo∶没有了却、结束未了的心事∶漫漫,没有终点未了的欠债

十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碌碌:平庸的样子。

十九人:指庸碌之辈

小提示:"悠悠未了三千牍,碌碌翻随十九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相关名句

主题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