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
-
朗读
- 0喜欢
拼音和注音
shì yǐ sān zhǔ shī dào , ér zhōng chén bù jiàn , zhì shì bù móu yě 。
小提示:"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词语释义
忠臣:忠臣zhōngchén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智士:智士zhìshì专心于智力活动的人;致力于反思维或推理工作的人
小提示:"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全诗
相关名句
-
忠臣皆有用,高枕已无忧。
出自: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
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
出自:《杂剧·楚昭王疏者下》
-
嗨,好忠臣烈士也。
出自: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
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出自:《乐毅报燕王书》
-
宁知报恩者,天子一忠臣。
出自:苏颋的《晓发兴州入陈平路》
-
阃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
出自:鲍溶的《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
-
天乎资大宝,泰矣见忠臣。
出自:贯休的《赠抱麻刘舍人》
-
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
出自:无名氏的《晋鼙舞歌五首(其五)明君篇》
-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出自:许浑的《姑苏怀古》
-
椒浆难起忠臣梦,霜露应彫孝子颜。
出自:韩雍的《送王评事还乡展墓乃翁尚书公先以王事殁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