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杜甫的《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xiàng qiè kuī shù gōng , jīng lún yì jù yǒu 。
小提示:"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经纶:(书)①(动)整理蚕丝,比喻治理国家:~济世|~天下。②(名)指政治才能:一展~|满腹~。
小提示:"向窃窥数公,经纶亦俱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出自:卢言的《上安禄山》
出自:李全彪的《挽彭玉麟联》
出自:胡应麟的《幔亭云气歌为督学滕公作》
出自:杜甫的《述古三首(其三)》
出自:郭璞的《答王门子诗》
出自:冯敏昌的《河津观龙门歌》
出自:周旋的《送王都宪督漕》
出自:刘攽的《代魏秀才和》
出自:董文涣的《何事》
出自:李处权的《大人生日》
出自:杜甫的《病橘》
出自:杜甫的《枯棕》
出自:杜甫的《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出自:杜甫的《枯楠》
出自:杜甫的《戏作花卿歌》
出自:杜甫的《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出自:杜甫的《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出自:杜甫的《溪涨》
出自:杜甫的《大雨》
出自:杜甫的《戏赠友二首》